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等級與標準

上傳材料中的掃描件除身份證、出租方產權證之外均須由北京市勘察設計和測繪地理信息管理辦公室申報窗口核驗原件。

微信號:MeetyXiao
添加微信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一)申請條件:

首次申請城鄉規劃編制資質企業應提交下列材料:

(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證書申請表》2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在申請表上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測繪資質更名,對其真實性負責);

(2)《規劃、勘察、設計、測繪資質等行政許可事項申報表》1份及法人委托書1份;

(3)技術人員社保證明《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位職工繳費信息)》

(4)在《全國規劃編制單位信息系統》中上傳相關材料彩色掃描件:

①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②各項管理制度及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目錄;

③法人資格證明材料、身份證明、任職文件、學歷證書、職稱證書等;

④《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證書申請表》中所列技術人員的身份證、職稱證書、畢業證書、注冊規劃師資格證書;

⑤《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證書申請表》中所列技術人員及注冊執業人員的聘用合同測繪資質更名,技術人員社保證明《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位職工繳費信息)》,企業繳費憑證(社保繳費發票或銀行轉賬憑證、地方稅務局出具的稅收通用繳款書或完稅證明);

⑥技術裝備和辦公場所證明(自有的:提供產權證;租用的:提供出租方產權證復印件及租用合同(協議));

⑦其他需要出具的證明或者資料。

申請晉升資質等級的企業應提交下列材料:

(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證書申請表》2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在申請表上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對其真實性負責);

(2)《規劃、勘察、設計、測繪資質等行政許可事項申報表》1份及法人委托書1份;

(3)技術人員社保證明《北京市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單位職工繳費信息)》;

(4)在《全國規劃編制單位信息系統》中上傳相關材料彩色掃描件:

①首次申請城鄉規劃資質的全部材料;

②企業原資質證書正、副本;

③《城鄉規劃編制資質證書申請表》中所列的規劃編制項目的合同及項目委托方關于項目實施情況的證明材料。

企業更名需重新核定資質的,提供下列材料:

(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證書申請表》2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在申請表上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對其真實性負責);

(2)《規劃、勘察、設計、測繪資質等行政許可事項申報表》1份及法人委托書1份;

(3)《建設工程企業資質證書變更審核表》;

(4)經法人代表簽署的申請更名報告;

(5)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變更證明;

(6)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副本;

(7)資質證書正、副本;

(8)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提供其上級行政主管部門關于企業名稱變更的批復文件,其它類型企業提供公司股東會決議。

企業因改制、分立、重組、合并等需重新核定資質的需提供下列材料:

(1)《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證書申請表》2份(企業法定代表人須在申請表上簽名并加蓋單位公章,對其真實性負責);

(2)《規劃、勘察、設計、測繪資質等行政許可事項申報表》1份及法人委托書1份;

(3)由法定代表人簽署的企業合并、分立、改制情況報告,包括新企業與原企業的產權關系、資本構成及資產負債情況,人員、內部組織機構的分立與合并、城鄉規劃編制資質業績的分割、合并等情況;

(4)首次申請城鄉規劃編制資質的全部材料;

(5)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企業名稱變更證明;

(6)資質證書正、副本;

(7)改制(重組)方案,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及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批復文件,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或股東(代表)大會、董事會的決議。

(二)申請條件的依據 《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管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12號)

(三)申請方式:書面送達

(四)申請材料和申請書示范文本

《城鄉規劃編制資質申請表》

(五)提示強調:

申請人應當如實提交有關材料,并對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測繪地理信息局和建設局有什么區別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是國土資源部管理的主管全國測繪事業的行政機構。前身是國家測繪局測繪資質更名,2011年5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文,國家測繪局更名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調整后,其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不變”。

其機構職責為測繪資質更名

(一)起草測繪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草案,擬定測繪事業發展規劃,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全國基礎測繪規劃,擬訂測繪行業管理政策、技術標準并監督實施。

(二)負責基礎測繪、國界線測繪、行政區域界線測繪、地籍測繪和其他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項目的組織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和管理國家測繪基準和測量控制系統。

(三)擬訂地籍測繪規劃、技術標準和規范,確認地籍測繪成果。

(四)承擔規范測繪市場秩序的責任。負責測繪資質資格管理工作,監督管理測繪成果質量和地理信息獲取與應用等測繪活動,組織協調地理信息安全監管工作,審批對外提供測繪成果和外國組織、個人來華測繪。組織查處全國性或重大測繪違法案件。

(五)承擔組織提供測繪公共服務和應急保障的責任。組織、指導基礎地理信息社會化服務,審核并根據授權公布重要地理信息數據。

(六)負責管理國家基礎測繪成果,指導、監督各類測繪成果的管理和全國測量標志的保護,擬訂測繪成果匯交制度并監督實施。

(七)承擔地圖管理的責任。監督管理地圖市場,管理地圖編制工作,審查向社會公開的地圖,管理并核準地名在地圖上的表示,與有關部門共同擬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的國界線標準樣圖。

(八)負責測繪科技創新相關工作,指導測繪基礎研究、重大測繪科技攻關以及科技推廣和成果轉化,開展測繪對外合作與交流。

(九)承辦國務院及國土資源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建設局:縣(或設區)一級主管建設行業的行政部門。建設局與住建局是一個概念,只是稱呼不同而已,決定于當地政府編辦的機構命名。

其主要職能為: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關于建設事業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研究擬定全市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工程建設、城市建設、村鎮建設、建筑業、住宅與房地產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市政公用事業的政策、規章實施辦法以及相關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改革方案,并指導實施,進行行業管理;

指導全市建設行業行政監察工作。

(二)指導全市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城市勘察和市政工程測量工作;研究擬定加快全市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戰略;指導全市城市規劃、村鎮規劃的編制與實施;

負責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查和市域城鎮體系的編制、報批工作;參與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審查;承擔對歷史文化名城相關的審查、報批和保護監督工作;參與重點建設項目的選址,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負責市區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項目用地許可證及建設項目規劃許可證的核發工作;

指導全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工作。

(三)綜合管理全市建筑活動;規范建筑市場;指導和監督建筑市場準入、工程招標投標、工程監理、工程質量與安全;

擬定勘察設計、施工、建設監理和相關社會中介組織管理法規實施辦法并監督實施;

管理全市裝飾(含室內裝飾)行業;

組織協調建設企業參與市外工程承包的建筑勞務合作;

負責核發市城市規劃區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

(四)指導全市城市建設和村鎮建設工作;指導全市城市供水、燃氣、市政工程、城市照明、城市廣告及設施、城市公共客運、園林、市容環境衛生、城建監察工作以及城鎮規劃區的綠化工作;

負責全市名勝區及其規劃的審查報批和保護監督工作;負責市城市規劃區供水、燃氣、市政工程及設施、公共客運、園林、城建監察工作。

(五)指導全市住宅建設和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工作,負責全市房地產業行業管理;

規范房地產市場;管理房產總量;指導城鎮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和開發利用工作;

負責市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各項配套政策的擬定并監督實施;

指導住房公積金及其他房改資金的歸集、使用、管理;負責市城市規劃區范圍的房地產發證、交易等工作;

指導全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工作。

(六)負責全市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咨詢行業管理,規范建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市場;

指導建筑智能化工作;監督管理城鎮及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抗震設計,規范實施抗震設計和施工;

指導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負責一切工業建筑、民用建筑的工程造價、工程定額和費用標準管理。

(七)制定全市建設行業科技發展規劃和技術經濟政策;組織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和新技術、新產品的引進,制定行業教育發展規劃,指導行業教育培訓工作;負責建設行業執業資格管理。

(八)管理全市建設行業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指導建設企業開拓省外、國(境)外建筑市場和房地產市場。

(九)負責局機關和下屬單位的人事管理、勞動工資、機構編制管理工作;

負責局機關和下屬單位的黨群、紀律檢查工作及工、青、婦、老干部工作。

(十)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米花嶺隧道介紹?

米花嶺隧道位于南昆鐵路經過的廣西田林縣板桃鄉境內測繪資質更名,全長9392米,是中國已通車的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每到嚴冬季節,滿山遍野米花怒放,潔白芬芳,米花嶺因而得名。

簡介

米花嶺隧道是中國已通車的最長單線電氣化鐵路隧道,位于南昆鐵路經過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田林縣板桃鄉境內,設計全長9392米,建成全長9498米。隧道穿越右江與南盤江兩水系的分水嶺——九巍峨山脈,區域內山脈綿延,峰巒起伏,山坡陡峻,溝谷深切。本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山中樹木四季常青,花果長年不斷。每到嚴冬季節,滿山遍野米花怒放,潔白芬芳,米花嶺因而得名。

建設難度

隧道穿過的山體地質復雜。對隧道威脅大的主干斷層有3條,有一定影響的小斷層16條,并有6個褶曲,10個蓄水帶,其中有4個富水帶可能突水突泥。全隧坑道每晝夜的涌水量為17000立方米。隧道線路平面為S型,進、出口各設一段曲線,進口曲線進洞長度258米,曲線半徑為1000米,曲線長度約占全隧道的6%。兩口部設曲線主要是隧道兩端設站及地形條件所限,隧道進洞前為板桃車站,出洞后為根龍車站。

技術攻關

隧道支護結構按新奧法原理設計,采用曲墻復合式襯砌斷面,Ⅱ、Ⅲ類圍巖地段為曲墻仰拱全封閉型襯砌,Ⅳ類圍巖地段不設仰拱,底部用鋼筋混凝土底板,加強隧道底部改善支護結構受力狀態,防止泥巖在列車反復作用力下軟化,避免隧道底部出現病害。本隧道涌水量較大,設計中以排為主,堵排結合的治水原則,對有可能突水突泥的Ⅱ類圍巖地段,用長導管全斷面注漿堵水后再行開挖。隧道支護結構用上堵下排治水方式,即拱部于二次支護間設無紡布加聚乙烯防水板,墻部間隔設置排水盲溝,隧道縱向設置雙側排水溝,使水流暢通,避免積水危害隧底造成病害。本隧道的關鍵工程是隧道中部偏出口段的3個主干斷層,其斷層破碎帶及影響帶總長度為575米,相當于一座小隧道。一座近600米的“爛洞子”也要用一到二年的施工工期,而且這600米“爛洞子”嵌入隧道深部,其施工難度可想而知。立足于處理三條主干斷層,并吸取以往幾座長隧道的教訓,因此,采用“二斜一平”的施工輔助坑道方案。隧道采用軌行門架式四臂鑿巖臺車,立爪裝碴機,配合14方立米梭式礦車運輸,模板臺車配合混凝土輸送泵襯砌等先進施工設備,為隧道快速施工創造了條件。根據地質情況,開挖方法選用正斷面開挖為主,軟弱圍巖地段用短臺階法。隧道于1992年11月1日開工,1996年9月6日竣工。

建設單位

中鐵隧道集團(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縮寫 CTG )是國內隧道和地下工程領域最大的企業集團。 1978 年 5 月,為修建黃河水下隧道,經鐵道部報請國務院批準,在河南洛陽成立鐵道部 4501 工程指揮部,同年 10 月,國務院批準將 4501 工程指揮部改組為鐵道部隧道工程局, 1999 年 9 月,隧道工程局與鐵道部脫鉤,更名為“中鐵隧道工程局”。 2001 年 5 月,隧道工程局實行公司制改造,組建了以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集勘測設計、建筑施工、科研開發、機械修造四大功能為一體的中鐵隧道集團,隸屬于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集團現有 10 個施工子(分)公司, 1 個勘測設計院, 1 個科研所, 1 個制造公司,以及北京、南京、廣州、西安、成都、武漢等 6 個片區指揮部,現有在建工程項目 300 個,施工隊伍遍布全國各地。 集團主要經營范圍和資質(施工類資質僅含一級以上級別資質)包括: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測繪資質更名;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隧道工程、橋梁工程、水工隧洞工程、公路路基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地基與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不分級);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綜合乙級;市政行業(橋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專業甲級、公路行業(特長隧道)專業甲級、公路行業(公路)專業乙級、鐵道行業(隧道)專業甲級設計;工程勘察綜合類甲級;測繪資質甲級;工程咨詢甲級(鐵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軌道交通、市政公用工程(橋梁、隧道)、巖土工程、工程測量、水文地質);工程咨詢乙級(建筑、市政公用工程);科研、設計及技術服務等。集團公司及主業子公司先后通過了 GB/T19001 標準質量管理體系、 GB/T24001 環境管理體系和 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全集團現有員工 15116 人,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7437 人(高級職稱 501 人、中級職稱 1381 人),各類技術工人 7000 余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各 1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2 人,有資質項目經理(建造師) 596 名。集團公司注冊資本 11.1 億元,集團資產總額 123 億元,固定資產 24 億元,所有者權益 19.3 億元。 集團保有機械設備 4856 臺,原值 24.2 億元,凈值 13.1 億元,總功率 49.1 萬 KW 。 TBM 、盾構保有量 46 臺。 技術裝備率 12.65 萬元 / 人,動力裝備率 54.18KW/ 人,現有 TBM 、盾構 46 臺,是國內擁有盾構、 TBM 門類最齊全、數量最多的施工企業,年隧道施工能力在 500 公里以上。

近 30 年來,企業經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由鐵路內向鐵路外、由境內向境外不斷拓展。完成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的國家重點工程建設任務。鐵路工程先后參加了東隴海、衡廣、大秦、侯月、寶成、京九、南昆、朔黃、西康、內昆、株六、梅坎、神延、西安南京、渝懷、贛龍、青藏、蘭武、宜萬、大麗、洛湛、石太、武廣、合武、武康、襄渝、溫福、甬臺溫、太中銀、青藏二線、南疆吐庫二線、廣深港、北京地下直徑線、龍廈、廈深、沾六、京石、渝利、貴廣、西平、南廣、蘭渝、玉蒙、庫俄支線、沈陽樞紐東北環線、東北東部通灌等鐵路干復線建設,建成或參與建成的著名長大隧道有:國內最長的鐵路雙線隧道衡廣復線大瑤山隧道( 14.3 公里)、國內最長的鐵路單線隧道蘭武二線烏鞘嶺隧道( 20.5 公里)、國內首次采用 TBM 掘進機修建的西安安康秦嶺特長隧道 (18.5 公里 ) 、國內最長的巖溶隧道渝懷鐵路第一長隧圓梁山隧道( 11.1 公里)、國內最長的瓦斯隧道侯月鐵路第一長隧云臺山隧道( 8.2 公里)。公路工程已建成或參與建成的著名長大隧道有:國內海拔最高的國道 317 線鷓鴣山隧道( 4.4 公里、海拔 4000 米)、川藏公路最長的二郎山隧道 (4.2 公里 ) 、廣渝高速公路最長的華鎣山隧道 (4.7 公里 ) 、重慶忠石高速公路最長的方斗山隧道 (7.6 公里 ) 、武漢長江公路隧道 (3.63 公里 ) 等。城市地鐵先后建成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深圳、沈陽、西安、杭州、無錫、重慶、成都、武漢地鐵等大量的車站和區間。

自 2001 年 5 月改制以來,中鐵隧道集團瞄準“國內領先,世界著名”的總體發展目標,弘揚“大產業,大學校,大家庭,大舞臺”的企業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迎難而上,搶抓機遇,提升能力,以改革為動力 , 以管理為基礎,以科技為先導 , 以文化為靈魂,不斷加強和改善企業管理,推進管理科學化、現代化,構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適應市場競爭需要、有利于企業競爭能力提高的新型企業管理體系,經營生產年年上新臺階,企業競爭能力得到顯著增強,實現了中鐵隧道集團在優勝劣汰、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得以持續快速發展。

集團牢牢堅持技術研發戰略,致力于隧道與地下工程領域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與運用,率先在國內引進、吸收并全面掌握了新奧法施工技術,尤其是在斷層破碎帶、軟弱圍巖、膨脹性圍巖、高地應力、含煤瓦斯地層、涌水、巖溶、巖堆、流砂、黃土等復雜特殊地質條件下的隧道和地下工程施工方面,有其精湛的工藝和獨到的技術。近幾年在運用大型先進設備施工技術方面取得突破, 已施工的盾構工程 51 項 195 公里;已施工的 TBM 工程 8 項 140 公里。迄今,共有 351 項科研成果通過企業或省部級等科技主管部門評審、鑒定和驗收,其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 2 項,國際先進水平 32 項,國內領先水平 63 項,國內先進水平 51 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9 項(含特等獎 1 項)、獲“中聯重科杯”華廈建設科學技術獎 2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70 項。已獲得專利 26 項,其中發明專利 6 項,實用新型專利 20 項。創國家級工法17項、部級工法43項、企業級工法111項。集團奉行“至精、至誠,更優、更新”的企業精神,精心鍛造精品工程,先后榮獲國家建筑工程魯班獎 12 項,國家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12 項,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3 項、銀獎 11 項,國家設計金獎 3 項、銀獎 2 項,省部級優質工程獎 68 項。國家科技部將 “ 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設在我集團公司 ,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將隧道與地下工程分會設在我集團 , 河南省科技廳認定我集團公司為河南省高新技術企業、河南省企業技術中心。集團公司先后獲得“中鐵工程總公司優秀企業”、“河南省優秀施工企業”、“河南省優秀思想政治工作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 “ 全國首批建筑業 AAA 級信用企業 ” 、“中國優秀企業”、“中國誠信單位”、“全國用戶滿意施工企業”、“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等榮譽。

更多關于建筑行業獨家信息,敬請實時關注建筑網微信號。

更多關于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